楮皮纸的历史渊源

发布于2020-08-032417人阅读


从1100余年前的南唐时期开始,古歙州(基本相当于宋代后的徽州辖区)的楮皮纸即闻名天下,最早的第一代楮皮名纸为澄心堂纸,明陈耀文著《天中記·卷三十八》记:“(唐代)中国惟有桑皮纸、蜀中藤纸、越中竹纸、江南楮皮纸,南唐以徽纸作澄心堂纸得名”文中直接指出澄心堂纸由徽纸加工而成,而主产地为歙县与休宁。

南宋徽州人罗愿《新安志》(1173)记载:宋代新安仅“上供纸”就有常样、降样、大抄、京运、三抄、京连、小抄七种,号称七色,岁贡达一百四十四万八千六百三十二张。均出自休宁水南(今万安镇)及虞芮(今溪口、流口镇)、良安(今齐云山镇)、和睦(今临溪、五城镇)三乡。罗愿指出新安出好楮皮纸的原因是:“大抵新安之水清澈见底,利以沤楮,故纸之成,振之似玉雪者,水色所为也。其岁晏敲冰为之者,益坚韧而佳”。

明代弘治年间修撰的《徽州府志》(1502)中说到宋代纸品:“则有所谓进劄、殿劄、玉版、观音、京帘、堂劄之类……皆出休宁虞芮、和睦、良安三乡”[(明) 汪舜民等编.弘治徽州府志·卷二·食货一·土贡篇[M].1964:53]。查明代中期的虞芮乡,包括了旧日三十都至三十三都的地域,即今日江潭、冰潭、汪村、大连、茗州、流口、冯村一带;和睦乡则大略为今临溪、汊口、璜源、五城、大阜瀛一带;良安乡在县北,约相当清代的吉阳乡,即今天洽舍、岩脚、富琅、蓝渡一带。

弘治版《徽州府志》在“物产志”中记载了休宁楮皮纸的材料加工与制作工艺:“造纸之法,荒黑楮皮率十分割粗得六分,净溪沤灰庵暴之,沃之,以白为度。瀹灰大镬(锅)中,煮至糜烂,复入浅水沤一日,拣去乌丁黄眼,又从而庵之,捣极细熟,盛以布囊。又于深溪用辘轳推荡,洁净入槽。乃取羊桃藤捣细,别用水桶浸按,名曰滑水。倾槽间与白皮相和,搅打匀细,用帘抄成张,榨经宿,干于焙壁,张张推刷。然后截沓解官,其为之不易,盖如此。”[(明)汪舜民等编.弘治徽州府志·卷二·食货一·土贡篇[M].1964:53.]不仅将造纸工艺写的清清楚楚,而且还明确提到用杨桃藤汁(即野生猕猴桃枝的汁)作纸药。

明代中期,距休宁很近的江西上饶、浙西常山开化的皮纸全国出名并作为高端纸流行;清代以后,作为历史名纸的休宁楮皮纸因为临近的泾县、宣州一带宣纸的崛起与大流行,出现了“灯下黑”的屏蔽现象,相关记载很少,业态也因为高端市场的转移而萎缩,逐渐成为与贡纸和官府用纸以及文人用纸体系脱离的民间用纸而衰微。

据休宁县地方志办公室内部印制的《休宁二轻志》记载:晚清至民国年间,休宁县南五城镇一带私营造纸作坊星罗棋布,出名的有五城莲花塘、汉公坑、北京山等地10余户,每户设2~4个纸槽不等。这些纸坊均采用传统手工制作法生产人工纸(总名为土纸),品种既有以树皮为原料的皮纸、蜡纸、棉纸,也有以竹和草为原料的表芯纸、土报纸、草纸等。年总产量可达500吨左右,行销皖沪浙赣,甚至远销西藏等地。民国后期,一些稍大的造纸企业如“庚丰造纸厂”、“休宁造纸厂”、“瓯山制纸厂”和“民生工业社纸厂”等,因时局混乱、销路日减而相继倒闭。到解放前夕,幸存10余户有微利的私营纸坊。

新中国建立后,土纸生产受到人民政府重视和扶持。县供销社沟通渠道,提高收购价格,使五城地区土纸生产陆续恢复,并逐步改良纸质。1957年县手工业联社投资在五城和海阳两地新建造纸厂,先生产人工皮纸后又增加了红绿纸、油印蜡纸等新产品。1959年全县土纸产量达360吨。

1960年代,在休宁的东临溪一带仍然有楮皮纸的制造,1990-2015年,东临溪的竹纸仍在生产。1990年代前期,在五城区山斗乡汉公坑村一带仍有多家活态的地方土纸生产。

2003年,朱建新在广泛学习手工纸制作技艺后,在休宁县南街(玉宁街117号)建手工纸纸坊,开始恢复休宁楮皮纸的生产。2016年,因城市改造拆迁,纸厂移至海阳镇下汶溪村重建,并注册成立了黄山市凝霜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拟建休宁手工皮纸历史文化展示馆、体验馆、纸艺馆、美术馆以及艺术家创作中心,以更好的传承和发掘休宁手工造纸的工艺技术,使休宁手工造纸技艺与文化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楮皮纸
  • 电话:13965529828
  • 地址:黄山市休宁县海阳镇下汶溪
  • 邮编:245000
  • 网址:www.hsnswh.com
黄山市凝霜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部分图片、文字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本网删除。 ©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013150号-2 皖公安备34102202000332 网站地图  楮皮纸